第四九六章 坑-《正统天命》
第(2/3)页
所以他纠结了一下,恭恭敬敬地回答:“回陛下,为今之计,只有挑动外朝之矛盾,才是上上之策。”
这个档口,可不能学诸葛亮之类的谋臣,给皇帝陛下出个“上中下三策”了,特么的皇帝正在火头上,可不是看着你装逼的,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你能想到的最好的计策说出来,否则……
去死吧。
朱祁镇背着双手,看着面前无尽的黑暗,似乎就像是在凝视着深邃得不见底的外朝,那些如同蚂蚁一样遍布大明朝各地的地主一样,他挑了挑眉毛,可脸上还是那种让人心悸的平静,声音同样是那种毫无感情波动的平静:“仔细说说罢。”
金英咬了咬牙,沉声答道:“如今外朝奉承户部右侍郎焦克明,已成定局,便是浙江备倭都司能否继续存在,大抵也不是问题了,陛下若是再派人南下,只怕是羊入虎口一般。”
这个时候,说话就是要说明白一点儿,才能表达对皇帝陛下的忠心,再云山雾罩地说一些什么东西,那就是拿着皇帝当外人,或者纯粹是不想得罪外朝,这在皇帝眼中可以说是最深恶痛绝的了。
政治上骑墙,尤其是无法自己掌握主动的时候选择骑墙,最好的下场就是被直接砍死在墙上,最差的结果,就是被抓着,用裤裆在墙上来回摩擦,从胯下开始一只磨到喉咙管儿,磨得血肉模糊。
哪怕金英是个太监,已经没有了卵蛋,但是这种死法,依旧很惨,甚至要比传说中的醓醢还要惨——醓醢这个词儿除了带汁儿肉酱的意思之外,还是一种刑罚,“用刀细细地切做臊子”,而墙头磨裆这种刑罚,显然要比醓醢惨上不少。
所以金英恭声回答:“陛下可以拔擢户部右侍郎焦克明,升任兵部左侍郎,外朝自然要为此产生一番变动,陛下也正好可以坐观其变。”
焦宏现在在朝野上的声势,自然是一时无两,借着东南沿海的大捷,一时半会儿还真不会把于谦放在眼里。备倭都司一裁撤、备倭衙门和靖海营一上线,多少文臣、勋贵指望着跟着捞一口肉吃呢,谁能得罪他?谁敢得罪他?
于谦现在是兵部右侍郎,兼着山西、河南两地的巡抚,正三品的大员里面,算是有头有脸的了,他的下一步晋升,就是回京担任兵部左侍郎,署理部事,等着邝埜老了,或者其他的什么时候,直接接管兵部,出任兵部尚书。
如果现在皇帝依照功劳提拔了焦宏焦克明,让他担任兵部左侍郎,那么,就相当于堵住了于谦的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