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有所成-《明末一凡人》
第(2/3)页
东直门外树枝胡同住着一个姓林的老头,画得一手好画。林老头原是宫廷画师,据说先后给明神宗朱翊钧、明熹宗朱由校画过像。崇祯皇帝登基后,克勤克俭,将宫内画师匠人一律打发出了宫。林老头没想到他给皇上画了一辈子画,最后竟落个如此下场,不由得心灰意冷起来,如今蜗居在树枝胡同的一间小房,每日只是饮酒买醉,坐吃山空。
得知此人好酒,当天做完生意后,杨云即沽了一坛好酒,胡乱买了些酒菜,又封了二两银子,独自去了树枝胡同。
物以类聚,人人以群分。树枝胡同可跟鸡爪胡同不一样,鸡爪胡同住的都是些做生意的买卖人,虽然明朝经商者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无商不活,户户都还算家境殷实。而树枝胡同住的则是些破落子弟、花子乞丐和卖艺杂耍之人,搁现在来说就是贫民窟,环境恶劣可想而知。
还未进胡同口,一股恶臭便迎面扑来,仔细一看,只见两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蹲在在胡同口大便,神态自若,也不避人,杨云只得掩着鼻子加快脚步。
又走了几步,一路都是些破门烂户,门口堆了些乱七八糟的玩意,路边蹲着些蓬头垢面之人。好容易看见一个老头,身上还算干净,杨云过去打了个躬,说道:“老伯,你好。”
老头看了他一眼,说道:“这位小哥恁客气,有甚么事?”
杨云道:“跟老伯打听个人,附近可有一位姓林的画师在此居住?”
老头笑呵呵地说:“小哥,你算是找对人了,老汉我在这树枝胡同住了一辈子,整条胡同没有我不认识的人。”
杨云心里一喜,赶紧说道:“还请老伯指点一二。”
老头嘿嘿一笑,“好说,好说。只是老汉我今日头昏的很,这头一发晕,有些事情就记不太清了。公子要是打听人,还要等俺老汉头不晕了再来。”
杨云听的莫名其妙,疑惑的问道:“不知老伯这头晕何时才能好?”
老汉笑道:“这就说不准了,短了一顿饭功夫也就好了,长了就不好说了,说不定就好不了了,就此便就见了阎王爷。”
杨云心知老汉在捉弄他,心头便有些恼怒,看他一把年纪,也不好发作,只得说道:“老伯,你知道便知道,不知道便罢了,为何拿我消遣?”
老头又是嘿嘿一笑,“其实我这头晕的毛病,治起来倒也简单,不消寻外人,小哥你就能治好。”
杨云更是一头雾水,呆呆的问道:“老伯,此话怎讲?”
老头不紧不慢地说:“小哥有所不知,老汉这几日丢了生意,家中无钱买米,肚中饥得慌,这肚中一饥,头便发晕,头一发晕,有些事自然就记不太清了。小哥若是随便打发我老汉几个铜子,我这头立时也就不晕了。”
杨云这才明白,老汉拐弯抹角的磨了半天嘴皮子,原来是要钱。便从怀中掏出一把铜子,塞给老汉,“老伯,现在请带我去找林画师吧!”
老头不紧不慢的将铜子放入怀中,“小哥真是豪气,老汉就此谢过了。可惜老汉我从来不认识什么林画师。”
杨云听的火起,正待发作,猛的想起林画师是个酒鬼,忍着怒火问道:“那左右可有一个好酒的林姓老汉?”
老头恍然大悟,“小哥原来是要寻林花子,这个好找,整个树枝胡同也就他能喝得起酒了。”老头指了指胡同里,“喏,过去第三间就是林花子家了。”
原来树枝胡同无人知晓画师是什么意思,画师与花子读音相近,以讹传讹,林画师变成了林花子。
杨云辞别了老汉,摸到林画师家门口,轻轻一推,一股酒气迎面袭来,看看屋内,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正直挺挺地摊在地上扯鼾。再看那老头,蓬着一头白发,涎水横流,身上衣衫已不辨不清颜色。若不是墙上挂着几张笔法雄奇的山水写意画,这般形象怎么也和宫廷画师联系不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