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三、焦明谦的想法-《精准打击》
第(2/3)页
说实在的,现在的少年篮球爱好者多是欣赏NBA的比赛较多,对于国内的CBA关心度远远不如NBA,李大虎很茫然的摇摇头,倒是唐语涵多少听说过一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见李大虎不懂,焦明谦解释道:“除非是国家队的正式球员,篮协不允许未成年人打职业联赛,联赛中符合这个条件的就郭艾伦一个人,所以这条也叫郭艾伦条款,我现在还只是国青队的,根本不符合上场条件…”
“你要能进国家队就好了,你不比郭艾伦两年前打的差…”
“那是需要机缘的,正是考虑到这些,我才不想这么早进职业队!”
“那进二线队伍也好啊,至少比赛机会要比我们在校队多的多,对你也有好处啊!”
看到李大虎不是很理解,焦明谦索性就好好的告诉两位关心自己的朋友一些事情。
这话还是第一次对两位朋友说,其实对于球探的到来,焦明谦曾经有过一时的心动,但世青赛经历不仅对他的球技是一个磨练,更重要的是接触了太多以前在业余队里接触不到的事情。国青队的球员几乎全部来自各支职业球队的青年队,但除了郭艾伦等几名有限的球员,大多数人都只是队内的饮水机球员,这些人有才华有能力,更有一颗篮球心,他们的技术和焦明谦相比不见到差距有多大,但职业联赛毕竟是成人组的联赛,在对抗能力未成长之前,这些球员也只能沦为替补作壁上观。
“你如果有1米90以上的身高,我就建议你去职业队打球,但在身体没有长成之前,过早的进入职业联赛对你的成长不利…”焦明谦很清楚的记得在北京分手的时候,范斌对他所说过的话。
“大器晚成不见得是坏事,很多被人视为天才的球员就是因为拔苗助长的原因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从基层一步一步打到最高水平的联赛,不光是对基础技术是一种磨练,对球员的心理也是一种很好的磨练…”范斌自己就是从部队的连队球队一步一步打到国家队的,他可以说是中国队历年来最后的控卫之一,球场上镇定自若,指挥若定,中国篮球首次打入世界八强的功臣之一,他的意见对于焦明谦来说很有帮助。
范斌很少给球员这样的建议,但对于焦明谦,他是很看重的,这名少年不仅帮助中国篮球实现了多年来的夙愿,更是让他跻身于国内超一流教练的行列中。而且焦明谦的成长经历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样是从业余队中崭露头角,同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身体素质不是很出众,但却多出一手让人称奇的三分球绝活,在进攻能力上要比自己强出太多,这在范斌看来,简直是一个天生的双能卫胚子。
“你打篮球的时间太短了,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几乎已经到了你的极限,现在不是去见识更广阔空间的时候,而是需要积蓄能量,让自己的基础打的更加坚实,一飞冲天固然不错,但没有基础,就算飞出去了也不会飞的太高…”这是焦明谦的启蒙教练唐瑞的告诫。别人可能不清楚,但他是最清楚焦明谦的情况的,从接触篮球到现在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现在看起来像是个梦似的,如果过于沉浸于梦境之中不能自拔,对于成长并不利。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在两年的时间里打好篮球基础,正如种子需要成长的空间才能让种子发出的萌芽更好成长一般,焦明谦现在需要的不是去职业队里感受竞争的压力,而是需要磨练基础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不是目光短浅,而是为了给腾飞积蓄更足的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