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鱼饵的自觉与挣扎-《大梦仙觉》
第(3/3)页
可惜曦光中学学生不太给力,或许更是长海教育报是小报,可以轻易被某些势力垄断,每一期稿件,其实大部分都被名牌学校的师生包揽。
这么做不多实质上的好处,但是能让自己学生长脸,老师也跟着沾光,报纸板块在学生群体中,份量还是挺重的。
要被选上,一般文章不行,必须得能从那些内定选手里脱颖而出。
曦光中学不属于内定选手,在刘芳老师的提点下,很多同学其实都有向外投稿过,一些范文书籍和中学生杂志上,偶尔会出现曦光中学的名字,但是在长海教育报上,这种情况反而很少。
必须要有特色,能让编辑看上。
结合考试高分作文来看,对个人能力表现最强的,是写古文。
林间第一个就选择了PASS,不是他古文不行,而是他觉得编辑那边的古文不行。
林间在阅读古文时候,总觉得文字里有些精美的韵律,一些绝妙的古文诗词,即使简单朗诵,从嘴里流出的声韵,都比一般的歌声还要好听。
如今大部分根据古文改编的歌词,唱出来甚至不如读出来更加悦耳。
有些网上常说什么普通话不适合读古诗,因为古代官话与现代不同,读出来不押韵之类的,林间则完全没有那种感觉。
任何诗词他都觉得押韵,在他读诗的时候,呈现在脑海里的是画,而不是词语,一幅画随着每一个字念出来,逐渐勾勒完善,精妙绝伦,注重句子读音,反而会落下乘。
比如李白的诗句,很多都不注重押韵,但气势磅礴,不可阻挡。
在诗句里,林间觉得意韵更加重要,声韵反倒其次,一首诗一幅画,若是为了声韵押音,就是在山水里面画飞碟,根本不搭。
当然若是声韵意韵都完美无瑕,那就是真正的绝妙了。
而实际上如今大部分人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都停留在声韵之上。
古诗词这么简单就能领会的,尚且少人理解,就不能用古文更加高大上的了。
用现代诗,反正现代诗只要
隔开
行
就是
一首
好
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