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路有冻死骨-《大明言官》
第(2/3)页
而六品官员,不论是正六品还是从六品,阶官都是郎官,所以他这样叫倒也无甚不妥。
“他自己就突然倒到地上了。”茹鸣凤本来都准备走了,见这差役问他,便顺口回答了这个问题。
茹鸣凤说完,看了两个差役一眼,见他们并没有再问话的意思,便又继续往东走去。
两名差役站在原地,互相对视了一眼,其中年长的一个掏出了一个本子,把这个位置记了下来。
“唉,不是我说,这种天气,咱们这样巡街的都受不了,他们这——”
和茹鸣凤说话的那个差役把本子收到怀里,漠然地说道:“自己活着就行了,别想那么多。这个世道,能养活自己家里头都不赖了,就别操别人的心了。”
另一名稍显年轻的差役看了看倒在地上的人,脸上露出不忍之色:“往年虽是也有这样的,但这回……去年入冬以来也没有什么实打实的救济,恐怕会死更多人啊。”
“这种事儿就更不是我们能做主的了,别说这些没有跟脚的流民了,就是那大兴、宛平的知县都不能擅自收人进养济院。”
“你也别看这些人可怜,”这差役呼出一口白气,看向了人迹寥寥的街道,“你再去可怜他们,他们也活不了了。我说你去可怜这些已经没气儿的人,不如可怜可怜自己。”
“幸亏咱们在兵马司,也幸亏咱们是在白铺干活,”这差役一说话,便停不下来了,“红铺里的人命案子,甭管他是外红铺还是内红铺的,都要叫上宫里头和宛大的人。往年还好,你看看这几年,那宛大的佐贰官憋屈的。”
本来内外红铺的人命案子是也要把宛平和大兴的县官叫过来的,这个案子在哪个县的地界上,就把那个县的官员找来,会同锦衣卫和内官一同处理。白铺的地界归兵马司专管,其他的衙门都是不管的。
宛平和大兴县都挺重视这件事的。弘治年间,就算是今天这样冷的天气,宛大的佐贰官也会按照排好的班到场参与检验尸首,然后成文上报三法司。
但自从刘瑾得势之后,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一切的事情都要听宫内来人的安排,大兴县和宛平县的佐贰官只需要带着大印过去,按照内官的意思现场填写相关事由。报告得到认可之后,尸首便会从各个门中被运出去,兵马司也在其中帮着掩护,哪里还有法司的事儿呢?
法司对这些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选择明哲保身,反正这些死人跟他们也没关系。
“走了,咱先去最近的更铺把这个事儿交卸了,顺便也能烧烧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