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房梁上为什么会有东西呢? 古代造房子的时候,都会在房梁上放点钱,这钱就叫做房梁钱。 据说这么做,可以保佑家宅平安。 当然了,如果家里有钱,也可以放金条,佛像或者是更贵重的物件。 反正就那么个意思,再穷的人家,盖房时也得放枚铜钱压压。 元妮倒是没想到,四舅舅四舅母运气这么好,买半个破败小院子,竟然还能找到东西? “行,我给你看看,这是在房梁上找到的吗?” “是的,不上去看根本不知道,房梁上竟然有个坛子,坛子里头装了个袈裟,这东西就是藏在袈裟里头的。” 四舅母拿出的是个丝制品,质地很轻薄,展开来大概有个一米见方。 因为丝制品很薄,所以叠吧叠吧塞怀里,丝毫也看不出来。 丝制品最易腐朽,所以要妥善保管,最好是不要让它见空气,也不能见光。 而四舅母拿出来的这一张,看着还很新,说明年代不远。 她先拿布擦拭了一下桌面,然后示意四舅母关上门,这才把丝制品展开,放在桌上。 东西入手的那一刻,微微发烫,说明这东西是真的,可这究竟是什么呢? 丝制品没有染色,就是蚕丝本色,看起来微黄,上面用经纬织出形状奇怪的字符,像是蒙古文或者是满文。 元妮用手摸了一遍,心里有了思量。 热度不是很高,再加上纺织工艺,可以确定织物距今大概三百多年,那就是康熙年间了。 康熙年间的丝制品,上面织了少数民族文字,又装在袈裟里,元妮顿时想起一个传说。 “这东西是放在袈裟里的?” “对对对,袈裟和坛子还在我屋里放着呢。找到坛子以后,我和你四舅舅就看袈裟。 透着光,刚好瞧见有字儿,我们就把袈裟拆了一条小缝,然后找到了这片布。” 元妮把东西收起来,“走,看看去。” 这会儿家里人多,不过事也多,大家都各忙各的,倒也没人注意他俩。 四舅母进了自己屋,从床底下取出坛子,又从里边捞出一件金红色的袈裟,袈裟是用一整片布料做的,质地精良。 元妮用手摸了摸袈裟,又摸了摸坛子,确定三件物品是同一时代的,都是康熙年间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