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紫禁城,奉天殿。 朱厚照在庄严的礼乐声中走向御台,撩衣摆,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灼灼地审视着群臣。 刘瑾习惯性地站在朱厚照左手边,衣襟已碰到了龙椅。 礼乐停。 百官下跪,正欲山呼万岁,却听到一声清亮的声音:“刘大伴是不是靠得太近了,群臣跪拜的是你,是朕,还是你与朕二人?” 朱厚照发出了朝堂第一声。 如此掷地有声,让整个朝堂如同炸了锅一样! 混官场的谁都知道,听话不能只听表层意思,更要揣摩上意! 皇帝当着群臣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摆明了是让刘瑾丢尽颜面。 换言之,刘瑾很可能失宠了! 前排,靠刘瑾上台的吏部尚书张彩、户部尚书刘玑不安地对视一眼,两人身后的内阁大臣焦芳、曹元也明显多了几分慌乱。 一向沉稳的李东阳,城府深不可测的杨廷和在这一刻也惊住了。 兴许是皇帝知道了朱寘鐇造反的理由,兴许是有其他变故。 无论如何,扳倒刘瑾的机会很可能已经到门口了! 此时,站在御台上的刘瑾亡魂大冒,浑身的血液几乎冰住! 刘瑾打了个哆嗦,连忙下跪告饶:“臣不过是为了侍奉方便,不留神靠近了一些,还请万岁爷责罚。” 朱厚照冷冷地看了一眼刘瑾,抬手道:“退后一些吧。” 刘瑾胆战心惊,心有余悸,退远一些。 朱厚照看着毫无动作的群臣,威严地说:“怎么,视朝礼仪都忘光了?”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山呼万岁。 “平身吧。” 朱厚照虚抬右手,在群臣谢恩之后,直言道:“安化王朱寘鐇叛乱,军情紧急,群臣可有对策,畅言便可。” 朝堂之上顿时喧哗声一片。 百官一脸愁容,有些官员更是害怕不已。 大明不是没藩王造反成功的先例,想一百多年前朱棣以八百人夺北平城,随后收拢周围军士,一番靖难,将朱允炆拉下皇位,成为了永乐大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