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夜幕之下,乾清宫灯火通明。 怯生生的张秋儿跟在宦官身后,不安地打量着金碧辉煌的大殿。 这里的物件,都不曾见过。 “万岁爷,带来了。” “退下吧。” 朱厚照抬了抬手,将目光投向张秋儿。 昨日她还是个吃不起饭、插草为标的小乞丐,今日换上宫里衣裳,倒精神了不少。 “昨晚睡得可还好?” “好。” 张秋儿回了句,似乎想到什么,有模有样地行了个万福,紧张地说:“回万岁爷,睡得好。” 朱厚照皱了皱眉头。 不用说,这一定是宦官调教的,她一个孩子哪懂这些礼数。 朱厚照从桌案后走出,对张秋儿道:“你还是个孩子,这些礼数等你八岁之后再学,来,这里有些糕点……” 张秋儿拿起一个糕点,低着头想了想,又伸出手拿了个糕点往袖子里放。 朱厚照俯身道:“饿了便告诉其他人,会有人给你送吃的。” 张秋儿摇了摇头:“没人送,求人挨骂,还有大黑狗,可凶了……” 朱厚照心头有些堵得慌。 张永走了进来,低声通报道:“锦衣卫崔指挥使差人送话,太后安排张亥去了诏狱,张氏兄弟不愿舍家产田地。” 朱厚照冷呵一声:“不是不愿,是对太后寄予希望吧。” 张永犹豫了下,道:“听闻太后病倒了,皇后正在坤宁宫照看,万岁爷是否……” “身体抱恙还是着急上火,朕比你更清楚。” 朱厚照知道太后在用“病”给自己施压以释放张鹤龄、张延龄,但自己不吃这一套,条件已经说好了,他们自己不争气,那怪不得谁。 拖吧,拖得越久,事情越棘手,到那时出诏狱就不知道是站着还是躺着了。 朱厚照将张秋儿轻轻推向张永:“张氏在太医院,带她过去吧。告诉张氏,朝廷已在大兴县清丈田亩,还田于民,她若想回去,地会还给她。她若不想回去,就寻个差事,留她在宫里做事吧。” 张永领命而去。 朱厚照翻看着巡抚陕西都御史黄宝的奏疏,凝眸道:“四川贼流入陕西、湖广,三省大忧!” 正德四年冬,四川保定人蓝延瑞、鄢本恕、廖惠自号顺天王、刮地王、扫地王,率众起事,四处攻杀,震动天府。 至正德五年四月,四川民乱已不再局限于四川行省,向外波及。 朱厚照脸色极是凝重。 按照历史记载,四川民乱起于正德四年,结束于正德九年,历时五年之久! 而这只是当下民乱最大的一股,事实上,此时的两广、江西、福建等地,已是盗贼遍布! “还有一个更棘手的——刘六、刘七民乱!” 朱厚照手指扣打着桌案,目光深邃。 若历史记载无误,刘六、刘七民乱爆发的时间是在五个月之后。 很近了。 刘六、刘七几次威胁京畿之地,北京城人心惶惶! 而在整个平叛的过程中,京军也好,地方卫也罢,不堪一击,以至于后来不得不调边军平叛! 还有前两年的广西柳州僮族叛乱,僮族两万余,两广十三万军士,打了一年半才结束。 如今的明军——烂透了! 前世为官经验告诉自己,维稳压倒一切。 没稳定的环境,无从谈发展,更不要说国富民强、中兴大明。 维稳,需要强大的军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