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厚照肃然道:“我认为,能。” 王通添站出来,严肃地看着众人,道:“朱老爷说能,那我们拭目以待便是。” 邱山也站出来说话。 众商人见此,也不好多问。 虞稻看着朱厚照,言道:“说完了对策,那你的提议是?” 朱厚照转身坐了回去,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轻声道:“做大买卖,除了朝廷出力外,自然还需要商人自己努力。诸位经商多是耳聪目明,想来应该听说金陵龙江船厂开始造宝船的消息了吧?” “宝船?” 一时之间,众人议论纷纷。 此事许多人都听闻过,毕竟重建宝船是一个大动作,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永乐朝时期的三宝太监下西洋之事。 孙宝德疑惑地问道:“宝船之事我们多少听闻过一些,可这与我们商人有何关系?” 宝船是朝廷的,官军也是朝廷的。 商人登不了宝船。 朱厚照将茶碗放下,嘴角浮出一抹浅笑,指了指洗脸盆与水缸:“宝船在营造,营造之后必然出海,到时候下南洋、西洋,是必然之事。若是商人可以搭上宝船,进行海洋贸易,这洗脸盆说不得就会成为水缸。” 孙宝德、付利等人目瞪口呆。 航海贸易! 哪个商人不想做航海贸易? 这东西赚钱可比贩卖盐、茶等赚多了,弄来货物,基本上是七八倍的利,运气好,十几倍的利,若是弄到龙涎香、珍珠玛瑙、极品珊瑚等,可不就是脸盆换水缸吗? 可问题是,朝廷禁海,片板不得下海。 没有谁能光明正大地下海经商,沿海倒是有走私的商人,但这些人也是提着脑袋的,一旦被朝廷水军发现,不死也会被发配充军,基本上是破家的下场。 邱山、王通添呼吸有些急促,看着朱厚照的目光有些热切。 搭上宝船,海洋贸易? 他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必有盘算,绝不是随口一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