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厚照对所谓“祖制”并没什么好感,老朱确实是伟大的,单单就恢复中华,让汉族人重新挺起胸膛,将华夏薪火燃烧得亮眼,他的伟大就无人可抹杀! 但老朱弄的那点“祖制”,多少有点不想说,像是一根根绳子绑缚在双腿双脚,最要命的,还有一根名为“天下养朱”的绳子挂脖子上了…… 早晚全将这些祖制的绳索全给剪了,学学人家朱棣,什么永不征讨之国,安南欺负我,揍到他妈妈都不认识! 用过简单的饭菜之后,朱厚照走在营地里,对跟在身边的邓申、于米等人道:“你们的账册我看过了,没问题。若过段时日朝廷嘉奖,你们希望要什么?” 邓申肃然道:“棉衣,棉被!” 朱厚照皱眉:“没想着升迁?” 邓申呵呵笑道:“升迁不升迁,是兵部考核、陛下的事,这不好提。但若是嘉奖的话,我们希望有过冬物资,这里冬日严寒,许多军士为了御寒,将棉被掏空了给孩子做棉衣……” 朱厚照心头一紧,吩咐道:“给你一晚上时间,统算好这里有多少人,哪怕是襁褓里的孩子,也给我算上去!” 于米心头一喜。 邓申却走出来反对:“不可,非军士,不受其嘉奖!六百三十二名将士,我们只要六百三十二名将士的嘉奖,不要朝廷添麻烦!” 朱厚照深深看着邓申,抬起手拍了下邓申的肩膀,重重点头道:“你知不知道,这古板的性子并不好,很容易得罪人?” 邓申肃然:“规矩如此,谁还在意得罪与否?” 朱厚照哈哈大笑,径直而去,对一旁的庞岳、刘璋吩咐道:“将邓申的名字记下来,这样的人,朕需要好好想想哪里最适合他。” “是。” 庞岳、刘璋答应。 朱厚照并不讨厌邓申,相反很敬佩。 在一片污浊之中,他守住了一处不起眼的净土。 规矩吗? 倒是一个维持新规矩的好的人选。 翌日。 庞岳奏道:“爷,沿河口所除了六百三十二名将士外,还有家眷四千零八十二人。” 朱厚照微微点头:“给张永递个话,让他准备五千套棉衣、棉被,另外,再加五千匹棉布,十日之后送到这里。” 庞岳领命安排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