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着新年的钟声落下,村民们互相恭贺着新年大喜。 几个人各自回了自己的小院。 新年的开始,伴随烟花爆竹之声,进入梦乡都是嘴角带着笑的。 这是独属于他们知青岁月的回忆,若干年后,他们再次回忆起来。 都会嘴角带笑,是他们青葱岁月记忆犹新的一幕。 下乡插队的这些日子,他们互相陪伴,互相扶持? 所经受住的艰难困苦,都褪去了苦难之色,更多的是美好。 天还没亮,村子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他们就已经起床,开始收拾东西了。 大致的包袱都收拾好了,只剩下一些零碎的东西。 约好的元旦这一天,他们从村里出发,两日后到达家里。 还能赶上元旦的末尾。 元旦,城里职工放三天假,家里人也刚好有功夫来接他们。 大队长批了他们一个半月的假,回家呆一个月的时间,怕中途遇上啥事儿,就多请了一段时间。 在南方知青能不能回家,还真不好说,但在东北,你过年是可以回家的。 大冬天的,队里面压根就没什么活,只要你兜里面有钱,就可以跟大队长请假回家。 在开春上工之前回来就成。 过程中,最为难人的就是手里有没有钱,以及能不能买到票。 他们去买车票的时候,柜台上买不到票,还是找的二道贩子买的车票。 沈建设收拾好东西,盘点着给家里准备的年货,准备了二十斤的新鲜猪肉,一条猪腿大概十斤重,另一条十斤肥中带瘦的五花肉,是干爹干娘他们给的。 说是带回家给家人尝一尝,城里面头过年,肉不好买,但他们这乡下不缺的就是肉。 今年每家每户都分了四五十斤的肉,以及秋猎打回来的野猪,外加建设平日里给他们送的薰肉,熏鸡,薰兔,薰鸭啥的,他们都吃不完。 也没啥好东西让沈建设带回去,能拿的出手的只有新鲜的猪肉了。 这天气坏不了,上了车,用包装着,放在靠窗口,两三天的时间而已。 沈母上次到他们这,也给他们带了好多的糕点和土特产。 不便宜嘞,这次建设回去,怎么都得给孩子带点东西回去。 自家腌制的咸鸭蛋,萝卜干,酸菜,还有瓜子,冬枣,柿饼之类的。 装了满满两只行李袋。 另外沈建设自己还加了很多东西进去,回头就说,都是干爹干娘给的,在村里有了靠山。 就算往家里面拿再多的东西,谈妈也不会说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