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元璋眉头一皱,继而舒展。 他本想说数量有些多,不妨砍几个杀鸡儆猴。 但想到这位小储君并不是他这种工作狂的料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人数正好,等平定北方,咱亲自帮你训一训这些官吏。”朱元璋颔首点头,云淡风轻的说道。 朱慈烺乖巧道:“全凭太祖爷爷做主。” 他并未有什么感觉。 只是觉得有长辈撑腰的感觉真好。 但后面那群文官可都不好了,脸色煞白,腿打摆子,急需一个人来撑着他们的腰。 不至于瘫倒在地。 朱慈烺观察细微,见状贴切的慰问道:“诸位爱卿这是怎么了,可是病了?” 病了倒不怕。 怕的是要死了。 文官们笑的比哭还难看,打着摆子也得强撑着说:“臣等无妨,谢殿下关心。” “那就好,光复河山的大业即将结束,诸位爱卿可别在这节骨眼生病,否则将来论功行赏,孤可不会走后门。” 朱慈烺闻言还有心思说笑。 但百官已然魂不守舍。 各个都在担忧,究竟是什么级别的训练,太祖会杀多少人,自个会不会是被杀的倒霉蛋。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但在大明,特别是南明为官,谁又敢说自己没做过亏心事呢。 “再装蒜,咱把你们脑袋砍了。” 朱元璋面无表情扫了他们一眼。 “臣等不敢!” 百官好似充血了一般,顿时不再萎靡不振,各个变得精神抖擞,正色道。 看的朱慈烺一愣一愣的。 瞅了瞅太祖爷爷,又瞅了瞅百官。 感叹道:神医啊。 风声猎猎,吹动着城墙上大明皇帝们与文武百官的发鬓。 清朝文官没有这个待遇。 因为他们没有发鬓,应该说他们连头发都没有,只有脑袋中间一撮鼠尾巴,跟缰绳似的。 朱元璋眯着眼下令道:“大孙,传令北伐。” “是!” 朱由检轻轻点头,而后开口道:“大军出征,北伐!” 声音不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