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筑巢 52 老巴刹牛车水-《隐王星》


    第(2/3)页

    陈星还好了,自从异变后,他的饭量要是撒开欢儿来吃,是同龄人的3、4倍,所以看似和伊万、小鬼吃得差不多,其实也就半饱。但是这些第一次吃过的东南亚美食独特的味道,还是让他回味无穷,心里决定,如果有机会,一定带爸妈、奶奶和明月来再次品尝。

    最近这几个月来,他也渐渐感觉到,身体已经慢慢地在进行自我调整,不再单纯靠数量吸收所需营养物质,也有所挑剔。比如平常船上吃蓝鳍金枪鱼刺身,陈星就很容易有饱腹感,不用大量的进食。如果吃普通肉类和蔬菜,就需要多吃一些了。

    不过,陈星也隐约感觉到了,他现在抗饥渴能力应该也很强,就是没有试验过,饥渴状态下能坚持几天。

    四人喝完手中最后一口啤酒,站起身来,满足地揉了揉肚子,离开了“老巴刹美食”的战场。

    下午,按照游览指南,四人又来到了皇后坊,参观了新加坡殖民时代的建筑群,包括: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堂,旧国会大厦的艺术之家,旧最高法院和政府大厦,莱佛士大酒店,圣安德烈大教堂。它们大都有粗大的圆柱,有纵深的露台和阳台,这都是过去西班牙、英国等国殖民地使用的建筑风格,现今,该区域仍保存了当时的建筑遗迹。

    伊万、老潘还不觉得有什么稀奇,毕竟俄罗斯也有类似建筑,他俩也曾经在欧洲活动、游览过。陈星和小鬼就是长见识了,谁让他们年轻呢,人生的风景还很长,需要他们一步步地去欣赏,去思量。

    快傍晚的时候,四人来到了著名的牛车水,也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

    说到牛车水,其范围广大,这包括了大坡、桥南路、新桥路、沙莪巷、史密斯路、登婆路、宾塔街及摩士街。大致上为北到新加坡河,西至新桥路,南至“麦斯威尔“路和克塔艾尔路,东到塞西尔街,所以最早被称为“中国城”。而中国城被称为“牛车水“,则因为原本的居民都以牛车拉水来清扫,故而得名。

    这里有传统的华人食品、传统的华人日常用品、旧式的药店、当铺、理发店、庙宇···最具代表性的天福宫就在这里。不过天色已晚,去观庙不太合适,四人决定明早再来天福宫。

    要知道新加坡75%都是华裔人啊,所以陈星、老潘和小鬼对这里特别有亲切感,看着如织的人流,他们走马观花地逛了起来。

    天色黑了下来,整个牛车水却灯火辉煌,仿佛这才是他们一天中生活的开始。这里除了华夏人建筑,在桥南路竟然也可以看到当地最著名的印度教寺庙马里安曼兴都庙和詹美回教堂,看着印度教寺庙高大的大门上雕刻着色彩艳丽的印度教诸神、动物、人物等,给牛车水这个华人聚居区增添了一种异样的气氛,多少让人有些奇怪。

    四人在牛车水众多的小巷中漫步,浏览着手工艺人制作的各种古色古香的工艺品,从中可以看到华夏的传统艺术,如书法、雕刻、木偶、佛像和香烛制作等。中药店保持着传统风貌,一格格的小抽屉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冷门的小日杂店,小百货店,专业领域专卖店随处可见,牌匾古老而沧桑。这里东西种类之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连去过欧洲不少有唐人街国家的伊万都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陈星在心里想:“难得这里东西这么齐全,还这么集中,是不是晚上回去列个清单,自己的玲珑须弥戒需要增加一些库存了。以后自己要做的事估计很多,遇到的突发情况也应该不少,总不能每次都穿个游泳裤,蒙条毛巾吧。这几天找个方便的时间再来一趟,把戒指的空间占据一下吧。”

    四人最后来到牛车水的史密斯街,这里是一条露天美食街,在这里可找到最美味的本地小食。中午的饭还没消化掉,大家决定不吃晚饭了,就拿各种小食对付一下吧。

    蚵仔煎、炒粿条、薄皮卷、沙嗲烤肉串、咖喱鱼丸、萝卜糕、松发肉骨茶、榴莲蛋挞、木薯糕……包括老潘在内,四人手里的小吃食盒就没带重样过的,大家吃得满嘴流油,口水四溅,兴高采烈,大汗淋漓,也不顾27、8度的高温,浑身都汗津津的。

    就这还叫对付一下,如果正经吃一下……那个画面陈星不敢想象。

    伊万把最后一块木薯糕塞进嘴里,眉头皱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