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经历了方才一场风波,但新米入手,又意外得了灵感,戚萝心中沉郁稍散,脚步也轻快了些。 回到家,李娘子正坐在院里一边纳鞋底一边陪着阿桃说话。 阿桃气色好了不少,正小口喝着粥。 见戚萝平安回来,两人都松了口气。 送走李娘子,安置好新米,又看着阿桃睡下,戚萝这才真正静下心来。 她站在灶台前,目光落在那包紫红色的酸枣脯上,码头带来的惊悸与冷意,渐渐被一种沉静的创造欲所取代。 灶火重新燃起。 她取出一部分新买的江淮软粳米,混上适量的糯米,倒入小石磨中。 石磨发出沉重而规律的“咕噜”声,细腻的米粉如同雪瀑般倾泻而下,带着新米独有的温和香气。 这一步急不得,唯有慢工细磨,出来的粉才足够细腻。 磨好的米粉用细绢筛过了一遍又一遍,直至粉质如尘。 接着,处理酸枣脯,浸泡、去核、将果肉细细剁碎。 深紫红色的果肉泥散发出浓郁的、勾人食欲的酸甜气息。 她又备了一小碗澄澈的桂花蜜,几碟炒香捣碎的黑白芝麻、切得极细的糖渍橘皮丝。 将筛好的米粉分成三份。 一份用温水调和,加入少许糖稀,揉成原味米团。 一份调入桂花蜜,染上淡淡金黄,揉捏间桂香四溢。 最大的一份,则与那酸枣果肉泥充分揉合在一起,雪白的米粉渐渐被染成浪漫的浅紫色。 三色米团准备妥当。 她取来蒸糕用的木格,底层细细刷上一层薄油。 先将原味米团铺底,用掌心细细按压平整,接着铺上桂花米团,最后,将浅紫色的酸枣米团轻轻覆于最上层。 芊指灵巧地在糕坯上游走,将表面抹得光滑如镜。 然后,用指尖沾了清水,勾勒出简单的祥云纹路,再精巧地将黑芝麻、白芝麻和糖渍橘皮丝点缀其中。 锅中水已沸。 她将木格放入蒸笼,盖严实了盖子。 大火猛蒸。 白色的水汽轰然而上,带着米香、枣酸、桂甜,一种令人安心的暖香弥漫开来,盈满了整个灶间。 估摸着时辰到了,她撤了柴火,任由余温将糕点再“虚”蒸片刻。 稍后揭开蒸笼盖,巨大的白色水汽扑腾而出。 待雾气稍散,只见笼中的重阳糕已然成型。 三层颜色分明:底层雪白,中层淡金,上层浅紫。 点缀其上的果料错落有致,祥云图案清晰可见。 糕体饱满润泽,散发着极其复杂而诱人的复合香气。 戚萝切下一小块。 糕体绵软却不易碎。 送入口中,舌尖最先感受到的是极致的柔软和温润,随即,米香、桂花甜、酸枣的果酸味次第绽放,交融得恰到好处。 芝麻的香脆、橘皮的微辛甘甜更丰富了层次。 甜而不腻,酸而不尖,糯而不粘。 成了。 这酸枣重阳糕,或许便是她破局的开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