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霍华德和安东的放大合照,摊放在两人之间。 “这是你写的?为什么会写这个?” 语气不平不淡,但刘琛对上贾斯汀的眼神,没有感受到怒火。 看来没有坏事。 “这是我写的。汉默先生,自从我毕业于麻省理工,加入汉默工业以来,就一直尽力把自己融入到汉默的体系中,力求成为合格且优秀的汉默职员。许多人说,伟大的企业造就伟大的企业文化;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伟大的灵魂铸就伟大的企业。所以我在入职后,就一直尝试向汉默工业的伟大靠拢。” 刘琛目光灼灼的看着贾斯汀,带着藏在眼底的炽热。 说的是企业,但谁都知道,企业没有灵魂。如果有的话,那只能是企业的掌舵人。 所以刘琛是在隐晦地表明对贾斯汀的崇拜。 “想了解伟大的企业,最好的途经,便是它的对手。斯塔克工业,一个恰到好处的对手。所以我收集了这个企业发展以来的很多事情,特别是他与汉默工业在军火方面的竞争报道。” 这样饶了一圈,算是解释了为什么自己会知道几十年前的报道。 “当我前几天得知您要做这样一个调研时,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斯塔克工业和红色毛熊国曾经的这个合作。特别是当我整理完调研,发现我们并没有把握抓住这次机会时,我又重新想起了那篇报道,便整理出来。但我不想影响整篇调研的完整性,于是我将它放在了附录。” “我不知道那篇报道是否有意义或者机会,作为秘书,我能提供的,就是尽可能多的信息给汉默先生参考。我一直尝试向汉默工业的伟大靠拢,我也相信,作为伟大企业的掌舵人,您一定能发现更远更高的信息。” 刘琛把握着吹捧的尺寸,对于一个善于逢迎的人,他们更为期待别人的吹捧,却也对虚假的吹捧十分敏感。 其中的度,就像秘书岗位最基本的要求——不要僭越——一样。 “哈哈哈,有意思。” 贾斯汀迟疑了几秒,忽而笑出了声。 “所以你觉得这事有什么机会?” 一开始的询问听不出思考情绪,但这一句,带有明显的考校和玩味。 “呃……”刘琛没有了之前的口若悬河,似乎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 “其实我说不清楚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机会,但单就我来看,至少这代表着毛熊国有一位物理学方面的专家。他的能力很强,能够和霍华德合作,但现在他又很落魄。因为他的儿子不得不依靠倒卖武器过活,在送进监狱后,只怕日子更难过。而且他向往更好的生活,不然他也不会考虑对研究成果商业武器化。” 表面上小心翼翼的回答,实则给出早已精心准备的答案。 “不错,能想到这些,确实有思考了。你是麻省理工物理学毕业?” “是的,物理学博士。本想进汉默工业的实验室,却被安排在了秘书处。” “哦,就是秘书处的啊。我对你没什么印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