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刚来,平时都是做些文稿类的工作,比较少直接服务您。” “我的那些材料都是你写的?” “也不能那么说,我只是做了初稿,更多的还是其他人共同的参与,比如莱尼奥先生和桑贾先生。” “嗯,你刚才说的那些分析不错。能从红色毛熊国这件事情想到那里还有这样一位专家,并从报道中分析出那名专家的情况。但你的想法还是有局限性。” “比如我们要是争取那名专家后,又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直接签下那名专家,让他试着解析红色毛熊国的技术。” 刘琛装作理所当然的样子,顺嘴回答。 “不不不,没有人是傻子。只要稍加调查,他们就会知道安东的背景。军方,能给出比我们更厉害的条件。安东能到我们这里,就更可能到他们那边。” 刘琛恍然大悟,又有些纳闷:“所以,汉默先生,我们该怎么做?” “你不妨回去想想。若你有了什么想法,可以跟莱尼奥说。” 这句话,都带着提点的意思了。证明刘琛的能力已经入了贾斯汀的眼。 当然,这句话也代表着,今天这场对话的结束。 “好的,汉默先生,那我就先回去了。” 刘琛起身,离开办公室,和莱尼奥告别,回到自己的工位。 其实,贾斯汀的问题,刘琛早就想过了。 虽然很多人讨厌职场和职场规则,但不少时候,特别是和领导汇报的时候,那些很有用。 比如有这么一条,不要在老板面前做到满分,哪怕你能。 至于背后的原因,不过是简单的心理学。涉及汇报,总是要等待对方的意见或回复,既然是老板,那总不能说个“好”字,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十次八次只会让老板担心自己在下属面前会不会没有权威,那他总要找点东西出来。 就像军事的包围,总要漏个口袋,不然敌方没有突破口,容易负隅顽抗、横冲乱撞。 所以刘琛只提安东的分析,全面的分析得到了贾斯汀的认可。 然后漏了个口袋,故意答错了。让贾斯汀抓到错误,刘琛也得到了下一次交流的机会。 有了下一次机会,也就意味着离刘琛的计划更近一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