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儿女心事-《河水清且涟猗》


    第(2/3)页

    谭茵听闻此言,知道这些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心里不禁黯然。纵然以往知道李母不大愿意她和李征之事,可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明显,话语中尽是不满。心想父亲虽然只是书院夫子,可也交游广阔,闻名乡里,就这样还是不入李母眼里,自己在她眼里不过是个乡野村姑罢了。

    阿秀肺都气炸了,本欲奚落反驳一番,可她毕竟是长辈,李征的母亲,若有争吵,让李征如何相处,便道:“大婶,谭夫子说眼下要放松放松,劳逸结合,今晚学院很多学生都会去的。他们还想再讨论讨论,如何应对乡试,可不是放荷花灯那么简单。”

    李母听到是谭夫子这样说,加上刚才自己也说了几句重话,也不好再说下去。

    两人放下鸡汤,便先走了。

    ……

    两人前往湖边,天色已暗,月华似水,繁星点点镶嵌在黑色的玉盘天幕中。已有很多人围在湖边放荷花灯,孩童们特别开心,在湖边做起游戏,互相追逐玩耍。一些有情人已经是两两成群,可是囿于礼数,不能放得开。

    把做好的花灯放进湖里,看它随风漂流,花灯一会儿旋转,一会儿向前,湖面上遍布暗黄色的点点烛光,与天上星光交相辉映,天上人间,星河点点,只是不知哪是人间,哪是天上。

    周围众人闭眼静默许愿,也许是希望和心上人白头到老,也许是希望日子越过越好。

    谭茵看着大家,只觉得这一刻如此温暖而又诗情画意。转眼又想到李征母亲今日的态度,心里止不住地难过。

    阿秀看到谭茵这样,心里长叹一口气,李征倒是不错,可他母亲真是……。

    如果以前还是遮遮掩掩,随着李征的越发出色,现在摆明了是不大满意儿子与谭茵的事情了。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不知道他俩最终能否携手,现在想起谭夫子不大乐意,想必也是因为李征母亲的原因吧。唉,就不知道李征会怎么做呢!

    “你们都在!”李征急匆匆赶来。

    阿秀本来因为他母亲对李征很生气,看到他急匆匆地跑来,额头上出满了汗,心软下来了。

    “你们怎么啦?好像不大高兴!”李征看到两人不乐,问道。

    “没怎么,刚才去过你家,大婶没和你说?”阿秀有点生气道。

    李征抿了抿嘴,意识到母亲肯定说了什么不妥当的话。他和谭茵青梅竹马,早就一往情深,只是母亲却希望他能娶个官家小姐,好平步青云。别说他现在只是一介平民,家境贫寒,就算得以高中,他也只想娶心上人。只是母亲那边还要好好劝劝,急不得。

    “你好好看看阿茵吧!”阿秀也不忍李征如此,说完走开了。

    谭茵见李征看向她,走过去在湖边坐下,双手抱着双膝。李征知道谭茵很是生气,可是母亲拉扯自己长大不容易,自己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厚着脸在谭茵身边坐下。

    “阿茵,你今日受委屈了。”

    “我娘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你别放在心上。我对你的心思你还不明白吗?”。

    “娘也是希望我好,阿茵这么美丽,这么能干,她就我一个儿子,处处为我着想,我再多劝劝她,她肯定会同意的。”

    李征把谭茵的身子扳过来,看到谭茵脸虽然还是绷着,可是却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从怀中拿出一根银簪,簪上雕刻了一朵蔷薇,把银簪别进谭茵头发,看到她耳朵边有几缕乱发,用手把它夹到耳后,

    谭茵看到银簪,立马问道“你从哪儿得来的,你哪有钱买这?你是不是又帮人家抄书,你不要眼睛啦!”

    谭茵嗔怪地瞪了李征一眼,李征呵呵直笑。

    “阿茵,我听夫子说你不久后就要去杭州,要住上大半年,等回来已是秋冬,我若是乡试能中,秋季就要赶往京城准备京试和才选,若是碰不上你,大概要一年都见不到面了。”李征对着谭茵道,想到不久后两人即将分别这么久,两人互诉衷肠,更加不舍。

    “阿茵,你等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