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和三国时历任官职爵位人员-《回到三国当黄巾》
第(3/3)页
2.长史:一人,官秩一千石。上公、三公、丞相及各将军府皆有一名长史,总掌府中各曹(曹可以理解为现在的部门)的事务。《后汉书·百官志一》:“长史一人,千石。本注曰:署诸曹事。”
《通典》中说曹操有左、右长史各一名,我认为不可信。史料中对此有详细记载的仅有《裴注三国志》一处:“世语曰:悌字孝威。年二十二,以兖州从事为泰山太守。初,太祖定冀州,以悌及东平王国为左右长史,后至中领军,并悉忠贞练事,为世吏表。”这里的世语应该指已经失传的《魏晋世语》,从裴松之注解中所引用的一星半点来看,这部书史料价值不高。不过,不排除曹操丞相府同时有两名长史的可能。
一八九年左右,何顒为相国董卓的长史。
二一一年,曹操西征马超之时,转陈矫为丞相长史。曹操班师回到魏郡后,陈矫转为西曹属。
二一一年左右,国渊担任曹操丞相府的居府长史。(《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命五官将丕留守邺,以奋武将军程昱参丕军事,门下督广陵徐宣为左护军,留统诸军,乐安国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居府即坐镇丞相府。
二一二年左右,徐奕担任曹操丞相府长史,替曹操坐镇西京长安。《三国志·徐奕传》:“超破,军还。时关中新服,未甚安,留奕为丞相长史,镇抚西京,西京称其威信。”二一七年左右,徐奕还曾担任过留府长史。《三国志·徐奕传》:“太祖征孙权(此处应该是指建安二十二年春,曹操在濡须口击败孙权一役),徙为留府长史。”
二一三年左右,万潜、谢奂、袁霸可能担任过曹操丞相府的长史。《裴注三国志·魏书一》:“魏书载公令曰:‘长史万潜、谢奂、袁霸等劝进。’”这里并没有明说是丞相长史,所以我并不是十分确定。
二一五年左右,杜袭担任曹操的丞相府长史。二一九年,曹操以杜袭为留府长史,让杜袭带兵驻守关中。留府即替丞相留守。
二一七年左右,王必担任曹操的丞相府长史。王必在二一八年死于耿纪、韦晃之乱。
二一八年,曹操以辛毗为丞相府长史。《三国志·辛毗传》:“太祖遣都护曹洪平下辩,使毗与曹休参之。军还,为丞相长史。”曹洪平下辩指二一八年,曹洪在下辨大破刘备的将领吴兰。
二二零年左右,吴质可能为曹操的丞相府长史。《三国志·吴质传》:“东汉献帝延康元年曹丕即王位……而吴质仍为长史如故。”没有明确说是丞相长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