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计较(上)-《正统天命》
第(1/3)页
第四九一章
正月里面,大家都喜欢串门,而正统十一年的正月,大家尤其喜欢串门。
朝堂上太多的变动,导致了所有的京官儿过分地敏感了,生怕下一刻有个什么大锤砸在自己的脑袋上,所以借着过年拜年串门儿这个档口,穷一点儿的自己提着礼品走动,富一点儿的,家人扛着礼品跟着乱窜,一个两个恨不得把一天时间拆成两天用。
至于行贿受贿……这特么大过年的礼尚往来,谁会在乎这个?
因为腊月里面,外朝的大佬们纷纷暗示翰林院和都察院的狗腿子吹捧备倭都司的光辉战绩,身为备倭都司的创始人,焦宏焦克明当然从中闻到了一点儿不一样的味道。
所以正月初五的时候,马愉还没找他谈话,他先借着摆放的名义,找上了杨溥。
“正统四年,下官备倭浙江,当时盗贼蜂拥,民心思变,下官费尽心力也不过是勉强镇压,反观如今,浙江剿倭之势,虽不说大局已定,却可以说民心大安。”焦宏坐在下首,看着一脸平静的杨溥,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却不知这下一步,少保有何打算?”
这年月内阁还就是个秘书机构,虽然有三杨确立了威信在前,又拿了票拟之权,但是内阁大学士还是个正五品的秘书,和六部这种衙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所以新晋的阁臣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威望,来镇压来自朝野上的反对声,基本都会给个加衔。
比如杨溥除了少保之外,还是礼部尚书;马愉除了是内阁学士之外,还挂了一个礼部右侍郎。
杨溥微微一笑,看了焦宏一眼:“克明当年苦心竭力,经营浙江备倭都司,这成效,如今已经显现,这浙南的倭寇被清剿大半,浙北纵然是遇上了倭寇入侵,也能杀倭寇个丢盔弃甲,此二者,一来克明运筹帷幄,二赖李信统兵有方。”
两人的话里话外,都可以回避了杨尚荆和他的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那毕竟才是真正利益攸关的所在,防倭、剿倭这块蛋糕怎么切、甚至要做成多大,都是个很严肃的问题,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