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蠢笨的政策-《寒门栋梁》
第(3/3)页
所以海外诸国的人来了大明做买卖,他们必须要把他们伪装成外交使者,才会得到大明朝廷的批准,将他们的货物输入大明。输入大明之后,大明朝廷还不允许他们自由买卖,只能是统统交给大明朝廷,算作是贡品。
而大明皇帝则是非常慷慨的赏赐给这些外交使者们大量的钱物,其中自然包括大明的各种丝织品。
皇帝对他们的赏赐不仅能抵充海外使者们所带来的货物的价值,还要比通过自由买卖赚的更多。
呵呵!这样的情况下,来大明的外国使节自然就遍地开花,比比皆是,接踵而至了。
大明的这种对外贸易政策不仅不能使朝廷赚钱,反而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到了弘治时期,国库单单是这种对外国使节的赏赐每年就不下千万两银子,国库哪里能支撑下去。
没有办法,弘治皇帝便想到了降低成本,首先从丝织品开刀了。在他想来,丝织品的价值降下来了,他对外国使节的赏赐还是原来的数量,但却节省了开支,这绝对是个很好的办法。
李广是皇帝身边的人,自然知晓了皇帝的心思,他知道皇帝并不是冲着他来的。但他在宫里混的久了,善于审时度势,李广为了讨好皇帝,索性就对张家下了一次黑手,将织物全部没收,无偿献给了朝廷。
反正有了江南这三家制造局,朝廷再也用不到浙江张家了。李广和浙江张家的合作也就戛然而止。
第(3/3)页